【人才故事】
能在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的辦公室里見到李艷華實屬難得。要知道,這位大豆育種專家常年扎根在黑龍江海倫市農業生態實驗站,如無重要事情,很少回辦公室。
“我剛從海南回來,正趕上單位有一個重要會議,明天就回實驗站?!崩钇G華和科研團隊此次從海南三亞的育種實驗田里帶回5000多份材料。
“這個春節又是在試驗田里過的,十幾年了?!崩钇G華已記不清多少年沒陪家人過年了。沒有早晚,沒有節假日,更沒有娛樂消遣,她的眼里,只有大豆育種工作。
我國是大豆的進口大國和消費大國,需求量每年都在1億噸以上,80%以上從國外進口?!昂邶埥蠖狗N植一年只有一季,我們利用冬閑去海南繼續試驗,能將常規育種時間從10到12年縮短至8年?!本薮笮枨笕笨谑估钇G華常有一種緊迫感,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大豆生長進度、豆稈的強度、籽粒飽滿程度、抗病性……李艷華逐一下地查看?!白魑镩L勢不像人,隔天一看沒有什么大的變化;作物要時刻留心觀察,尤其是豆稈的強度,要親自感知,稈有力量才有產量?!崩钇G華一年有200多天在地里頭。
與農民種地越來越機械化、現代化不同,大豆雜交實驗,卻需要人工收割、人工脫粒、人工分類。不同大豆品種和品相一般人很難從外觀分辨,但李艷華從豆粒的圓度、色澤,一眼就能辨別,“看多了,就熟悉了”。
從開始進行雜交育種,每培育一代就需要一個生長季。一代品種并不穩定,還要在此基礎上繼續培育第二代、第三代……直至第六代左右,才可以進行“決選”。年年挑選、年年淘汰,寒來暑往,周而復始,對于大浪淘沙一般的育種工作,李艷華投入極大熱情,對每份材料報以期待?!懊總€新品種都能帶來產量和質量上的突破和變化,總有更好的在等我們選育?!崩钇G華說,只要一直干下去,驚喜總會在路上。
從1991年至今,56歲的李艷華已在基層實驗站工作了30多年,培育優質大豆品種十余個,單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累計推廣優質大豆5000多萬畝,增產20多億斤,增收40多億元。
“有一種黃,叫‘東生大豆’的嬌黃?!庇捎诘鞍踪|含量高、加工品質優,李艷華選育的東生系列大豆成了種植戶和加工企業的搶手貨。眼見著渾黃滾圓的大豆變成了增收致富的“金豆子”,李艷華“金豆娘娘”的名號也隨之越叫越響。
這些年,不少南方企業想高薪聘請李艷華,她卻不為所動:“黑龍江是我國大豆的主產區,也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只有腳踩在松軟的黑土地里,我的心才踏實?!?/p>
(本報記者 張士英)